汽轮机轴瓦检查项目
作者:宜宾珙县电厂
· 发布:2025-11-02 21:16
· 更新:2025-11-02 21:16
· 阅读:15
一、外观检查
- 轴瓦表面:烧伤、拉伤、擦伤、剥落、变色(青、黑、蓝)、熔化、点蚀。
- 背面结合:瓦背与瓦座接触良好,无松动、翘起、油垢或锈蚀。
- 定位装置:止转销、定位槽、压板无磨损、无松动。
- 油槽、油孔:畅通,无堵塞、无裂纹。
- 瓦口、瓦肩:无毛刺、无压痕。
- 瓦体裂纹:磁粉或渗透检测,确认无裂纹。
二、尺寸与配合检查
- 径向间隙:按设计标准测定(一般为轴径的 1.5–2.5‰),检查各瓦的均匀性。
- 轴向间隙:推力瓦或定位瓦测量,偏差不超出标准。
- 瓦宽与轴颈接触长度:接触长度应为瓦宽的 80%以上。
- 瓦口开口度与瓦口间隙:符合图纸要求,确保油膜稳定。
- 接触斑点检查:涂蓝法检查轴瓦接触面积,应≥75%,且分布均匀。
- 圆度、圆柱度:瓦内径测量,超差则需刮研修整。
三、材质与结合面
- 巴氏合金层检查:结合牢固,无脱层、鼓包、气孔。
- 巴氏层厚度:取样测量,厚度应符合图纸或技术标准(一般为 1.5–3 mm)。
- 结合面温差裂纹:通过染色或超声检测确认。
- 瓦体材料:若为铜铅合金、锡基合金,应确认成分与硬度。
四、油膜与润滑检查
- 供油孔通畅性:检查进油孔、回油槽、节流孔是否堵塞。
- 油膜状态:运行前后测温、测振分析油膜厚度与稳定性。
- 油沟、油槽加工质量:圆滑无毛刺,油路连接角度正确。
- 润滑油残留:有无焦化、积碳、金属屑沉积。
- 油楔方向:确认装配方向正确,符合轴旋向。
五、装配检查
- 瓦与瓦座结合面:应满接触或≥80%,无悬空。
- 间隙分配:顶瓦与底瓦间隙均匀,对称分布。
- 推力瓦(止推瓦):接触面、油槽、定位销方向、浮动间隙符合要求。
- 瓦温测点:热电偶或测温孔安装正确,绝缘完好。
- 装配标高与中心高度:符合图纸及调整基准。
六、运行后复查(或试运行阶段)
- 轴瓦温度曲线:升温速率平缓,无突变。
- 油膜压力与流量:稳定、无波动。
- 振动与摆度:各轴承处振动在允许范围内,无轴系跳动。
- 温差比较:前后瓦温差不大于 10 ℃,正常运行≤70 ℃。
- 异音、异味检查:确认无摩擦、烧瓦征兆。
七、检测与判定标准参考
| 检查项目 | 合格标准 | 超限处理 |
|---|
| 瓦表面状态 | 无烧伤剥落 | 轻微擦伤→抛光;严重→重浇巴氏层 |
| 径向间隙 | 1.5–2.5‰D | 超差→刮研或更换 |
| 接触面积 | ≥75% | 不足→刮研修整 |
| 瓦背接触 | ≥80% | 不足→研配或调整 |
| 瓦温 | ≤70 ℃ | 超温→停机查油膜及间隙 |
| 巴氏层结合 | 无脱层、鼓包 | 脱层→重浇 |
八、常见缺陷及处理
| 缺陷类型 | 可能原因 | 处理措施 |
|---|
| 轴瓦烧伤 | 油膜破坏、润滑油污染、间隙过小 | 重浇巴氏层并调整间隙 |
| 拉伤 | 异物、装配偏心、表面粗糙 | 抛光研磨、清洗系统 |
| 剥落 | 合金层结合不良 | 重新浇注 |
| 点蚀 | 水分、杂质、电化腐蚀 | 改善油质、排水 |
| 瓦温高 | 间隙不均或供油不足 | 调整刮研、检查油路 |
九、检测工具与记录
- 工具:内径表、塞尺、千分尺、温度计、超声探伤仪、PT/MT套件。
- 记录:瓦号、位置、尺寸、温度、检验人、时间、结果。
📢 本文章由 吴虎 原创发布于 www.ugcn.cn,任何人转载必须标明出处。